查看原文
其他

读懂《道德经》的人,强大到可怕!

修行圈 2021-05-13

传播上古智慧、灵性与科学、修行、养生、生活。公众号后台点击“往期精彩”,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,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。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,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。



《道德经》,是历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。


2000多年来,它是中华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。看其他书是踏上进步的阶梯,读《道德经》则是直接登上高山之巅,仰可观宇宙之变化,俯可察世事之浮沉。


它谈天地法则: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

它谈为人之道: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。


它谈处世原则: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


大至天地,小至尘泥,到修身、养生、处世、治国,万象森罗,尽收眼底。


有人在知乎上提问,“《道德经》现在全球都在读,西方很多国家都在用,可是我却读不懂,也就记下来几句话(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)。”


最热门的回答是这样的:“《道德经》不是用来读的,而是用悟的,结合生活,工作,经历等等,去猜透它。它就像是一把尺子,哪里做的不好,哪里做的好,用它一量,就全知道了。”


《道德经》自问世以来,在历朝历代都拥有一群“铁粉”,他们不仅读,还要为之做注。


据学者统计,自先秦以来,注经解经的至少有数百人。最早的一位大概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,他著有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。到了两汉魏晋时期,注经的人数大大增多,这其中出现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,一个是王弼,另一个是河上公。他们两个人走的是不同的路线,王弼的注解深得上层的喜爱,而河上公的注解在民间流传甚广。


尼采说,《道德经》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,满载宝藏。


鲁迅说,不读《老子》就不知中国文化,不知宇宙真谛。


毛泽东说,《道德经》是一部兵书。


马云行商数十载,唯独此书不曾离身。


不仅如此,《道德经》还拥有四位帝王级的粉丝,所谓“帝王级”不带有任何修辞上的意义,因为这四个人分别是:唐玄宗李隆基,宋徽宗赵佶,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清世祖爱新觉罗·福临。


而到了当今社会,《道德经》更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,走到了大洋彼岸的华尔街。据说,华尔街的金融界人士以及一些企业的高管、创业者们也都很喜欢读。


据教科文组织的统计,《道德经》总共被翻译为四十多种语言,欧美的译本就有三百多种。美国著名女科幻作家厄苏拉·勒奎恩(Ursula K·Le Guin)就曾经与人合译过。


《道德经》为什么这么受欢迎?


《道德经》全文虽只有五千多字,却指明了天地人世的运行发展规律。


它告诉了我们每一个人修身养性、行事为人所应遵循的法则,指导着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世界、周围以及自己。



01
为人之道:层次低的人复杂,境界高的人简单
《道德经》中说“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田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”。
颜色太多让人眼花缭乱,声音太多让人耳朵分辨不出,味道太多让人感觉失调,纵情打猎让人身心张扬发狂,稀奇的宝贝,常常让人为了得到而不择手段。
所以圣人只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生活,有选择性地取舍。
简单的人,想的事少,对待一件事、一个人更专心,不会搞弯弯绕绕。
简单的人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,只会遵从自己的内心。
想得越多,越算计,反而会越为生活所累,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里,学会简单的人才是真正的高境界。
简单的人懂得以简驭繁,反而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安宁。做最简单的人,吃最简单的饭,过最简单的日子。
真正的好生活都是简单的,平平淡淡才是真。
生活的本意,就在诗酒田园间。
生活的智慧,最重要的就是守住本心、回归本心。

02
处世之方:层次低的人强势,境界高的人随和
老子讲:上善若水。
随和的人就像水一样,虽然柔软,但是却可以包容万物。
《道德经》中说“夫唯不争,故无尤”,随和的人就像水,看上去柔软,却隐藏着无穷的力量。
做人随和,说话做事给别人留余地。
做人做事随和,不钻牛角尖,别人才会对你有好印象,有好印象自然有好人缘,人缘一好,路就宽了。
中国有句老话“枪打出头鸟”,锋芒太露,容易招致祸患。
“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”
强势的人锋芒太盛,在言行上往往很不注意,很容易伤害他人,而这种伤害也是一种树敌。
杨修因一句话被杀,就是因为其锋芒太过。内敛,会让你成为一个从容、大气的人。
做一个随和的人,守住口,保持低调随和之心。
当然随和不是无原则的妥协。
老子讲:“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。
和谐不是静态的和谐,和谐是竞争之中的平衡状态。
原则性的问题就要据理力争,不当墙头草,不能和稀泥。这才是真正的随和。
03
养生之法:层次低的人“养”,层次高的人“顺”
司马迁说老子: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,或言二百余岁,以其修道而养寿也。
作为周王室的史官,老子通晓养生之道,有独特的养生智慧。
现在人们越来越“懂得”养生了。
才逾不惑,就开始挑食,蛋黄不吃,动物内脏不吃,每到吃饭,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看了令人失笑。
《道德经》里讲: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
在老子的世界观里,养生的关键是养精神。保持内心的淡然和平和才是最重要的养生法门。
现代人为了养生而给自己设置各种雷区,这样的心态本身就输了。
老子讲: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真正的养生,人顺应天道自然,处于常态就可以了,不必刻意进补或者修炼。“应尽便须尽,无复独多虑”,适度养生,顺其自然,才是最健康的活法。
04
谋事之术:层次低的人“收”,境界高的人“放”
想要成就大事,就一定要能聚人。能聚人,就得能管理人。
一个好的领导、好的企业家、甚至一个好的家长都要懂得管理之道。
怎样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?老子讲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。
“道”衍生万物,从少到多,从简单到复杂。
这种“生万物”,是一种本性,自然而然的发展生长,是万物的本性。
无论是国家治理、家庭管理、孩子教育,都要把这种发展的本性释放出来。
所以国家、企业的管理治理中,不能压抑这种本性,就是最大的成功。
孩子教育也是如此。
杜威讲:教育即生长。
好的教育,不能一味收紧,要懂得放松。
让孩子找到自己适宜的领域,不要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他的发展,让他顺着自己的天性,自由成长,这才是良好的教育。

修行圈平台内容由多个不同门派、不同领域和法脉的修行者编写或提稿。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、研讨、参考之用,不一定代表修行圈运营者意见,亦不一定完全正确,请客观思考,不盲从,不排斥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邮件联系:wwyt2018@163.com ,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。


往期相关内容推荐

《道德经》中隐藏的惊天秘密

道德经是顶级的养生秘籍!

钱学森:中医是顶级的生命科学!

老子托梦给我说:“道”就是一个“程序”!

这本书尽泄修道天机!《天道奥义》

“道”的天机奥秘(修道的核心)

深山修道三百年,揭秘修行天机!

看看你是不是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!

以我的修道经验,引你入道门!(推荐)

庄子:身在事中迷,心在物外智!

150句修行智慧精选(儒家、佛家、道家)

王阳明40条修行智慧(一口气读完心学精华!)

老子与孔子对话,留下的千古修行智慧!

奇怪男子躲山洞20年,痴迷研究《道德经》

不明白这几个“道”,你永远读不懂《道德经》!

《道德经》做人智慧,别太把自己当回事!

颠覆认知:80后深研《道德经》悟出千年宇宙真相

【修行宝典】《道德经》全文及译文(全81章)

庄子: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,普通人无视,有道人会用

道德经奥秘:破解命运的操作密码,打开体内四种宇宙能量

 “修行圈”旨在传递心性的智慧,了悟人生,与自然和谐共生;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,用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,传承、创新东方智慧,共创美好新世界。不定期推送 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修炼秘法易经数风水法术、中医养生、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。私人微信:qiongli_wlz


修行人的公众号

穷理|无为|自然|简单

 长按二维码关注  开启智慧大门 

- 关于修行最全的内容都在这里 -


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。后台回复你想要了解的内容,会根据所需把内容推送在文章里;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,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,回复“资料”即可下载。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!


道家睡功传授:千百年来,关於睡功的修习传承甚严,所传者仅為门内子弟,非道德高明深,聪颖慧达之士,绝不传授,故数千年来,修习睡功者廖廖无几。睡功秘法创自黄帝,兴至老庄,盛至陈抟。详细内容请点击这里了解..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